“江苏知识产权”成绩单最新出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2018-02-01 点击数:511

旧的是启发、新的是未来,越来越多的美好正出自不断“刷新自我”的创新产物。在这场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中,“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之一。

1月31日下午,交汇点记者从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17年江苏新增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国第二。如何从名副其实的产权大省,向高质量提升转变,成为接下来“江苏知识产权”的关键发力点。

全省建成27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PCT国际专利增长显著

如今,培育高质量发明专利,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及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的共识。在当天的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交汇点记者获悉,去年江苏新批建省级高价值专利培中心10家,总数达到27家;培育期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269件、发明专利授权1330件、PCT专利申请399件。从产出数量来看,实现了翻番。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表示,除了省级培育中心外,去年苏州、无锡等地启动了本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建成培育中心42家。此外,江苏不断加大对优质专利的奖励力度。去年,省财政对96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的项目给与了1920万的“重磅”奖励,地方也开展了市专利奖评选,例如盐城、连云港,引导和激励作用明显。

 

 

突出“质量导向”是过去一年江苏专利资助政策调整优化的明显方向。支苏平介绍,江苏通过加大对高质量发明专利和PCT专利的资助力度,有效引导全省专利创造产出稳定调优。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514402件、22718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87005件,总比增长15.12%;发明专利授权量41518件,同比增长1.3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50件,增长22.22%。这些数字正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4590件,同比增长42.86%,说明江苏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日益增强。“专利是国际创新市场的通货,没有足够的通货储备,企业根本无法登上世界贸易舞台。”专家认为,专业性地利用PCT制度,战略性地进行专利布局,是一门必须修好的专业课。

全国首家!上线面向高校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近年来,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成为江苏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重要举措。早在2015年,江苏就研究制定了《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认定办法》,拟启动认定知密企业100家。如今,江苏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已效果显著。

会上获悉,2017年,江苏有专利申请的企业突破3万家,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70.04%和70.95%,比2016年提高了3.74和2.61个百分点;新增144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总数达到292家。专利导航工程深入推进,国家级专利导航试点单位达28家。

江苏正通过建立企业、产业以及园区的全方位“知识产权密集区”,打造创新发展“核动力”。“兴化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在国家验收中连续三年评分全国第一。”支苏平介绍,随着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管理试点工作的持续深入,目前,已在6个国家级高新园区探索建设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推动审查资源与园区企业、产业深度对接。

此外,全国首家面向高校的中高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也已落户江苏,南京、无锡、徐州、常州、南通等地也将建成一批特色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全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达到27家。(记者 王梦然 吴红梅 通讯员张锋)

来源:交汇点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